财新传媒
2018年11月28日 09:19

救急不救穷,岂能政府垫背民企跑路?

救急不救穷,岂能政府垫背民企跑路?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给民企吃下了发展的“定心丸”,接下来的一个月,各个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把给民企纾困摆在首要位置。剧不完全统计,广东、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已推出或计划推出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基金,规模合计已经超过千亿元。   政府利用全体纳税人的资金去帮扶民营企业,先不去说法理上是不是有值得斟酌的地方,至少这是一件有利于扭转先前坊间对“国进民退”的判...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26日 06:42

核心技术从何而来?

核心技术从何而来?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有句话叫“四十而不惑”,就是说,人活到四十岁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都应该想通了,对生活没有什么困惑了。那么中国在改革道路上前进了四十年,是不是真的想明白了呢?感谢《德国之声》约我写一些文字来纪念这四十年,这是系列文章之四。   2018年初的时候,中国的最著名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中兴通讯,遭遇来自于美国政府的禁运制裁,一天之内,这家有八万员工的大企业,几乎陷入破产绝...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25日 07:35

我和《证券时报》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我和《证券时报》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证券时报》成立25周年,我和它结缘20年,感谢它给我交流的平台,也期待和庙堂江湖的朋友们本月底相聚在深圳。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在股市里面,却已经有了四五年的实战经验,当然,说经验不如说是教训。   虽然在大学里面并没有学到多少经济学的道理,但当时,就连同花顺的老板也不过就是一个浙大电机系的校友,连供给和需求这些个基本概念,都需要我上门去辅导。我只觉得自信心爆棚,可以把...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23日 08:10

德国首富是哪位?你猜都猜不到!

德国首富是哪位?你猜都猜不到!

 

到了德国之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购物。生活日用品和食物是留学生必须马上得到的两类商品,囊中羞涩没有关系(我出国的时候是1999年,杭州的房价才3000元每平方米,大多数人的收入是1000元左右,而人民币兑换欧元的汇率是10:1),因为早有学长传授机宜:寻找AlDI和LIDL即可。于是,我在德国七年,去的最勤快的地方除了学校就是这对姐妹店了。最近几年,据说这两家超市连锁店进军英格兰和美利坚,并广受好评,让人觉得,我这个文章...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22日 06:59

德国大学的“廉价食堂”

德国大学的“廉价食堂” 对中国人来讲,“民以食为天”。吃得好,一切都好。所以,我们很习惯于大学食堂能够提供几百种菜品。我本科念的是浙江大学,那时候还没有四校合并,但已经有万人规模了。一到吃饭时间,学生们潮水般涌向食堂,场面蔚为壮观。在这样的需求量面前,即便是几百种选择,我们也会觉得品种很少,时间一长,不知道吃什么才好。于是校门口的小吃摊一水儿排开,迎接不安分的浙大学子。浙大学生也因此养活了很多餐饮商家。这里据说还冒出了杭...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20日 05:56

德国大学如何分配便宜宿舍

德国大学如何分配便宜宿舍

 

德国的学生宿舍很便宜,交通也方便。所以,住进来了之后,很多人——比如我——就不想搬出去。但学生宿舍又那么紧俏,德国人自然也会有一些入住最长年限的规定,防止你老是不搬出去。   这个和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学生在大学的时间是规定死了的,四年一到,本科毕业,你想不毕业都有点难。为什么?你懂的!但是德国的大学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很多学生因为不停的挂科,老是毕不了业。所以,可能要保持学生身份很多年。比...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16日 08:51

德国大学的混合宿舍

德国大学的混合宿舍

 

德国的学生宿舍不仅国际混合编队,而且不分学科、不分性别,统统混合编队。这和国内大学宿舍也非常不一样。我们的管理思路总是喜欢“纯”:男生女生分开住,女生宿舍男生进出都要登记身份,十分困难。所以,谈恋爱的对象们就很不方便,当然也由此冒出了很多浪漫的故事,比如求爱的男生常常呆在女生宿舍的楼下对着爱人的窗户弹吉他,点蜡烛。这些在德国完全不能理解,干嘛不直截了当上楼去呢?因为德国宿舍里男男女女“同楼不同...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15日 07:37

德国大学宿舍的自我管理

德国大学宿舍的自我管理

 

一般留学生在国外,总会有几次搬家的经历。一来生活漂泊,居无定所;二来经济条件改善,也会不断改善居住环境。但是我又是一个例外,七年来,一直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   德国的大学会提供给部分学生很便宜的宿舍,这一点和中国的大学很相似。   很不相似的是:德国的大学没有校园,所以,大学的宿舍也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住的地方就在一个中产阶层的社区内,周边都是一幢幢的小别墅和联排。德国的社区也好,大...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14日 06:03

自由市场?你别太天真!

自由市场?你别太天真! 近来中国遇到两件烦心事: 第一是人民币贬值,相对于美元已经贬了差不多15%,大家一起喊爹(跌),估计破七是迟早的事儿。 第二是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被美日欧发达国家承认,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的“非亲生”待遇还得持续。   对于这其中的解读,中外人士各不相同。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因为大家生活中看到的各种各样的自由市场,大部分是消费品市场。吃穿用玩,我们觉得几乎都是市场...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12日 08:57

双十一,马云们发财靠了谁?

双十一,马云们发财靠了谁?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有句话叫“四十而不惑”,就是说,人活到四十岁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都应该想通了,对生活没有什么困惑了。那么中国在改革道路上前进了四十年,是不是真的想明白了呢?感谢《德国之声》约我写一些文字来纪念这四十年,这是系列文章之三。   加杠杆、降杠杆到稳杠杆,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似乎一直和杠杆过不去。这是因为以金融杠杆为代表的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得以增长的重要助推器。过去四十...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10日 08:03

谁能更快一筹:中国快递PK中国铁路

谁能更快一筹:中国快递PK中国铁路 熟悉我的读者或许已经了解,每年到年底的时候,都是我可以写文章评论中国铁路公司(从铁道部到现在的公司,唯一变化的就是这个名字)的时候,因为中国春运几十年来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其实,还有一个时候也是中国物流业面对严峻考验的时候。那就是双11. 这个外国人的狂欢节,被马云打造成中国的购物节,现在据说准备走向世界了。   但是这样的购物节,一个大麻烦就是快递跟不上,每年到了双11,卖家都会早早地提醒买...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9日 07:16

老人家的互联网思维

老人家的互联网思维 家里面我是唯一一个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上海人,但是这个法律意义严格的身份一直不被我的老丈人承认:对他来讲,我们都是乡下人。只有他操着一口被严重浙化的上海话,才是真正上海身份的代表。老人家不上网,我们给他装了微信,也从来不看。对他来讲,我们这些乡下人怎么可能知道天下大事呢?怎么可能还有什么是乡下人知道而上海人不知道的商业知识呢?   最近,互联网终于触及他的生活。我用打车软件帮他叫好车,让他舒舒服服地坐...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6日 05:27

经济体制应该转向何方?

经济体制应该转向何方?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有句话叫“四十而不惑”,就是说,人活到四十岁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都应该想通了,对生活没有什么困惑了。那么中国在改革道路上前进了四十年,是不是真的想明白了呢?感谢《德国之声》约我写一些文字来纪念这四十年,但是我突然觉得好难,不知道从何说起。

  如果早几年或许这样的文章很容易写,总结一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大力褒扬一下改革开放造成的中国奇迹,基本上就OK了。但是...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5日 05:50

面对床铺考验,中国会赢吗?

面对床铺考验,中国会赢吗?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有句话叫“四十而不惑”,就是说,人活到四十岁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都应该想通了,对生活没有什么困惑了。那么中国在改革道路上前进了四十年,是不是真的想明白了呢?感谢《德国之声》约我写一些文字来纪念这四十年,但是我突然觉得好难,不知道从何说起。   如果早几年或许这样的文章很容易写,总结一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大力褒扬一下改革开放造成的中国奇迹,基本上就OK了。但是...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4日 06:06

打败台湾,一个深圳就够了!

打败台湾,一个深圳就够了! 【点评】这个文章来自台湾媒体。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未来的增长潜力。很多人困惑于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实这是杞人忧天。没有人能够预测技术创新来自于谁人脑袋。但是我们可以预计:正在崛起的东部必然会拉动中西部,形成梯次发展。前提是:我们能够继续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给创新以足够的激励。   台媒哀叹:一个深圳就打败了整个台湾   13年前,深圳的人均GDP只有台湾的1/3,而13年后,深圳的人均GDP超过2.2万美元,超越台湾的...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3日 07:55

为什么上海比不上深圳?

为什么上海比不上深圳?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有句话叫“四十而不惑”,就是说,人活到四十岁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都应该想通了,对生活没有什么困惑了。那么中国在改革道路上前进了四十年,是不是真的想明白了呢?前几天深圳副市长张思平先生撰文回顾“为什么深圳没有一所好大学,却能够引领全国的创新型经济?”   这个话题其实在学界早就有关注,我在2017年就写了一个小文章,发表在我的《证券时报》专栏上。当然,由于信息量的关系,我...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1日 06:37

经济和佛

经济和佛 把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其内涵远比一般人想象的丰富。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消费者把个人效用最大化,企业把利润最大化”。实际上,经济学并不是提倡,或者认为应该,实现这一最大化,而是认为经济学要研究的并不是应该不应该最大化利润和福利,经济学是假设了人们会这样把个人福利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然后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运用有限的资源去尽可能这个最大化目标呢?”这才是现代经济学认为的自己能够研究的...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31日 06:19

北溟:中国杠杆率真的偏高吗?

文 | 北溟 中国的总体债务水平(或杠杆率)过高且不可持续,可能是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界的一个主流看法,最近更得到“权威人士”加持,成为几乎无法反驳的观点。说中国经济杠杆率高的人,通常用债务/GDP比例来反映和比较所谓“宏观债务水平”。不管按什么债务口径计算,无论结果是200%也好,280%也好,通常的结论都是“中国杠杆率太高了,很危险”。   但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们有没有想过,一个是债务存量,一个是收入流量,二者的...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30日 06:23

黄奇帆:美国的债务危机

黄奇帆:美国的债务危机

 

本文根据黄奇帆10月15日在2018上海全球金融论坛上的演讲整理,文章已经本人审核。 按现行美国举债速度和赤字增加速度,要不了几年,美国经济将被债务大山压倒。 GDP除了作为一个国家每年经济增长情况的综合反映指标之外,也是一个国家一些重要经济要素发展状况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尺。比如,GDP与M2、政府债务、股市总市值或房地产总市值在经济正常时一般不超过1:1。当某个方面经济过热时,这些指标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与GD...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29日 06:11

深圳副市长:没有名牌大学的深圳,创新如何崛起?

(作者:张思平,深圳市委原常委、深圳市政府原副市长。本文是作者于10月26日在财经杂志、联办财经研究院和涂鸦智能主办的“科技与创新2018——全球智能化商业峰会”上所做的主旨演讲,经作者本人审阅。) 深圳高科技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深圳没有名牌大学,也没有国家级研究机构,但是在改革开放中,深圳高科技企业却蓬勃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有人说深圳是“中国硅谷”。2017年深圳国家级高科技企业有1.12万家,还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