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几天东方卫视开播《小舍得》,我看了几集,就推荐到我的粉丝群内了。为啥呢?因为我的粉丝群不仅仅讨论投资理财的,更加关注子女教育。不仅如此,我还认为子女教育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个投资环节,试问:有什么家庭资产比你孩子的人力资本更加重要,更加保险呢?我们父辈教育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那个工资的90%都需要拿来糊口的年代,他们完全没有理财的需要。但是他们培养我进了浙江大学,这使得我能够跳出院子里的小天井,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积累远高于父辈的财富。这个投资回报远胜于我们现在的股市投资。所以,我常常认为,教育和投资的逻辑是相通的。一个能够在股市上把握机会的人,应该也不会忽视子女教育,反之亦然。

《小舍得》正在热播,剧情还没有结束。大致上它打算通过三个不同原生态的家庭,探讨孩子上不上补习班这个热点话题。我知道,这个纠结存在于绝大多数城市中产阶级的父母心中。人们在纠结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社会进步了,有了超出基础教育的需求和承担更多教育投资的能力。这和我们现阶段大量城市中产有了投资理财的需求,是一个道理,都是拜高速经济增长所赐。

不少家长一旦看到子女成绩下降,就会求助于补习班,因为自己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不少股民一旦看到自己买股票不涨反跌,就会求助于股评家,因为他们也往往没有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没有能力买到“最好的”股票。结果呢?所有的孩子都参加了补习班,你的孩子并不能因为参加补习就提高了班级中的排名;所有的股民都在听股评,结果也没有实现投资收益的大幅度提高。

因为补习班并没有把普通孩子摇身一变成钱学森的灵丹妙药,它往往起到让你孩子“偷看答案”的效果(通过刷题,让孩子知道如何解题,但是并不能教会孩子为什么如此去解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类似于偷看答案的教学过程)。一个人偷看答案是可以提高个人排名的,所有的人都偷看,非但不能提高排名,还抹杀了真实排名,让这个市场真假莫辨,受骗上当的概率增加。同样,你购买各种股评倾听各种所谓专家的股评建议,他们也没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大不了有几个人能够提前知道一些内幕消息。但是如果这些内幕消息的确能够让你一夜暴富,那么你应该花多大代价才能够得到它呢?如果人人都可以通过几千元学费就听到这样的暴富消息,那么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又有几何呢?

我回国任教十五年了,每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往往得不到反响,每次期末考前,总有不少学生来问重点内容是什么。整个学期下来,能够通过课堂积极表现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往往不超过十分之一。前几天,我和一个小学老师聊天,她对她的学生满心赞誉“现在的孩子真厉害,什么都会,居然有孩子能够阅读哈利波特的英文原著”。我心里想:如果小学生通过各种补习班什么都会了,那么为什么到了我的大学课堂,什么问题都提不出来呢?是因为他们自己觉得什么都会了,无需再问;还是因为全部基础教育都是在做各种各样的有标准答案的应用题,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应用题;更或者,两者兼有。但可惜,生活如此艰难,根本不可能让你什么都会;生活也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一条可能路径和方案。

同样,股市里也没有最好的股票,只有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这么多年来,我的股民朋友水平也未见涨。每次遇到,总是问:“最近有什么好股票推荐?”这不是和小学生问“这个题目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如出一辙吗?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应该让你的储蓄部分保值增值,在你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解决家庭生活中的财政困难。这需要你系统掌握一些基础的经济学常识,并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不是巴菲特的基本假设。学习的最终效果,应该是在离开学校以后,知道如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困惑。这需要你长期的努力,而不是短期的补习,并且接受自己孩子不是钱学森的基本假设。无论是投资还是教育,都需要舍得一点点眼前的短期利益,着眼于一些长期收益。

 

原文发表于《大公报》2021.4.24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