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新闻背景就不需要我再说了吧?学伴事件演化为超国民待遇。把多年来的积弊都晒到了阳光下。挺好!
 
国外大学“乱”?原来国内大学也“乱”!
 
我的好朋友都知道,我是极力主张把孩子送出国的人。但是我的这套兜售理论常常遭遇家有爱女的朋友们的反击:你们家是儿子,当然放心让他出门闯荡;我们家是女儿,我可舍不得让他到国外去!这样的反击隐含着那样的一套假设:虽然也许德国美国的大学,其教学科研水平比国内大学好,但是架不住外国乱啊!特别是听我说:德国大学宿舍男女混住,甚至于提供双人间给同居的学生情侣居住,中国的爸爸妈妈就一百个不放心起来,生怕自己的宝贝女儿吃了亏。
 
现在好了,有中国大学站出来帮我证明:这样的忧患,不独在国外有,国内也会有。甚至于,国内的大学还由学校出面帮着给外国留学生找“异性学伴”!这样的事情闹出来,沸沸扬扬,但是我却觉得这事儿多半是网络舆论添油加醋,不值一提。哪知道这所大学面对舆情汹汹,竟然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愧疚之意,反而振振有词地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人身安全应该自己负责,学校就是个介绍人而已。这样的态度,让我大惊失色。
 
01 国内大学对学生安全的隐含责任
 
因为国内大学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负有和德国大学完全不同的责任。这是国内大学的体制所定。比如,德国大学生没有义务一定要住在校园内,实际上,德国大学也没有校园;德国大学的宿舍也不够所有的大学生居住。所以,德国大学当然管不着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一旦出事儿,请找警察叔叔帮忙。
 
但是中国大学却不同。一般来讲,中国大学不允许大学生校外居住,如果一旦发现校外居住,还会受到各种纪律处分。既然学校强迫学生校内居住,那么学校就无形中承担了对学生的安全责任。所以事实上,只要有学生的安全事件发生,家长都会大概率去找学校算账,而学校也往往很无奈地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所以,以此逻辑推理:如果学校鼓励(当事大学甚至于拿出本来就紧巴巴的财政资金补贴给愿意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伴的中国学生)异性结伴,那么万一到时候出什么安全事件,校方的责任将会无从推卸。
 
02 对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
 
其实,这样的事情都是小概率。舆情也并不是完全地揪住这件事情不放,大做文章。实际上大家的不满意由来已久,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在华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耿耿于怀。
 
我回国任教十多年了,每次考试最头疼的就是留学生的成绩。他们往往不能达到中国学生的水平。教务处屡屡为此找我商量,时间久了我也烦了,该怎么给分就怎么给分。后来听说教务处给留学生降低了及格线,比如中国学生如果60分算及格的话,留学生50就及格了。这样的待遇,让我这个曾经的留学生羡慕不已。想当年,我初到德国,语言不通,第一门考试又是连德国同学都害怕的BWL。为此我一个人关在宿舍里苦读了整个圣诞节假期,总算涉险过关。如果德国大学也像中国大学那么通情达理,给我一个超国民待遇,何至于让我度过那么一个刻骨铭心的圣诞假呢?
 
不过,要说中国学生贱,还是真的贱。我这么被德国大学虐了七年之后,反而真心尊重德国大学的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也真心为自己的博士头衔骄傲。如今在网上顶着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帽子到处炫耀。因为我学有所得,并非浪得虚名。那么在中国留学N年,获得降分优待的外国留学生,会不会也对中国大学心生敬意呢?我不知道。
 
对外国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从制度上讲,是因为各个学校都为了提高国际化程度,改善指标而已。这样的大跃进,在中国内地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行业内,都有表现。并不唯大学而已。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老百姓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陡然增长,往往过去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拿出来大庭广众之下一讨论,会被斥责为“奴颜媚骨”。这让习惯了看上级脸色而不顾下级感受的大学行政人员们非常的不适应。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想,还是只能委屈这些基层管理人员,多多与时俱进,多多转变思维,去认真解决一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吧!
 
文章来源于DW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