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进入2019年,A股便领涨全球重要股市。连着两篇文章,我试图为A股市场正名,告诉大家A股市场投资的机会所在。不过,大部分人对A股市场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一个“割韭菜”的赌场的印象中。这不,我的微信群内有朋友问我:A股市场的结构(牛短熊长)是不是不利于穷人?是不是美国这样的长牛市场,才有利于穷人呢?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因为也许其答案并不如我们的直觉那么简单明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一般来讲,穷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主要依赖于工资性收入。也就是说,他的收入是一个流量的概念,每个月都会有一点。而富人是有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一次性进行较大的投资。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还会看到不少高收入者,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很高,同时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了分析的简单期间,我们可以忽略这样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一个没有工资性收入而只有一笔巨大财富的富二代,和一个只有工资性收入却没有巨大遗产的打工者。那么面对资本市场,这样的两种人,其投资策略有什么重要区别呢?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两类人,先天的具备不同的两种投资策略。打工者因为其收入是流量,所以,他的投资很容易就是采取“定投策略”,也就是把每个月的结余定期投资于资本市场。过去只有银行存款的年代,我们把它叫做“零存整取”,现在有了股票市场,一个打工者也可以定期买入特定的指数基金。而富二代,在期初就已经拥有了一笔巨大财富,所以他的投资策略比较适合一次性的买入卖出。
 
A股市场对谁有利?
 
那沪深300指数为例,如果两个人在2005年这个指数初始就实践这两种不同的策略,到现在为止,其收益率如何呢?截止2019年3月底,沪深300指数上涨了340%,这就是一个富二代在这14年间投资于A股市场的基本收益。而坚持定投策略的打工者,假设以季度为单位,每个季度末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到现在为止一共定投56期,其直接的收益率只有57%。这样一来,对比非常明显,似乎富二代远远跑赢了打工者(340%大于57%)。
 
不过,这样的对比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这个对比中,富二代的收益率对应的时间是14年,而打工者的收益率因为是定投,所以其平均的投资时间只有7年,这个57%是7年的资产增长率。如果把这个时间矫正到相同的14年,那么其收益率是146%(1.57*1.57-1=1.46),虽然依旧小于富二代的340%,但是差距并不像一开始看上去那么大,对不?
 
如果我们再仔细看一下A股走势,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差距主要是因为指数诞生以后,马上迎来了一波大牛市。从2005年年中到2007年第三季度,共计十个季度的时间内,沪深300指数上涨了六倍。而2005年的起点实际上是全部这14年的最低点。这有利于富二代而不利于打工者。如果我们假设我们的投资从2017年第三季度这个14年来的最高点开始,那么结果恰恰相反,到现在为止,富二代还在亏损状态,其收益率是-30%;而打工者因为定投策略,其本金是每季度逐步投入的,其收益率已经扭亏为盈,是+30%。同理,如果把定投的投资时间矫正到14年,那么收益率是69%,这个差距似乎更加引人注目。
 
富人可以学穷人,穷人千万不能学富人
 
实际上,在一个持续上涨的慢牛行情中,定投者因为逐步买入,其成本总是高于在期初一次性买入的投资者,所以,美国式的慢牛行情并不有利于打工者,反倒是有利于富二代。而在一个波动幅度很大,又是牛短熊长(比如A股市场)的行情中,打工者因为定投可以摊薄成本,在最高点还是在最低点开始并不重要,(上述例子中,打工者的收益总是正的,在30%到57%之间)。而对于富二代来讲,买在最高点还是最低点,简直就是人生赌局(在-30%和340%之间)。
 
所以,富二代可以学打工者,分散投资,降低风险;但是打工者却最好不要学富二代,一把赌人生。可惜,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往往是最可怕的策略:你在最高点架不住诱惑买入了股票,但是等它跌下来的时候,你又不敢“越跌越买”,反而在低位离场观望了。
 
文章原载于大公报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