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念念有余】 银行委外和学生上辅导班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不管如何,人们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因为政府和学校要给中小学生减负,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民办补习班,中小学把部分功能剥离给了培训机构,这种做法颇有点像银行的做法:对外贷款不走正规渠道,走了委外。
 
这些年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越有名的学校,校长越出来讲素质教育,家长也都觉醒了,想起当年高考煎熬就痛心疾首,不想让孩子做应试教育的奴隶,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快乐生活。
 
那就不能补习了,补习就是题海战术,就是增加学生负担。
 
但是不能忘记另一点,高考最公平的地方,还是以考分定胜负。学校本来就是功利的,传道授业解惑当然是学校职能,但每个学校,包括学校里的老师都是有所图的,学校想更有名气,老师想收入更高,就必须围着高考转。高中优劣高考定,高中就要选拔能考的学生上来,生源就决定了学校质量,在深圳就那么几所高中名校,大家拼命想挤进去。
 
好高中要从初中选好学生,进了好初中才有机会进好高中,就这么一层层地弄下来,逼得大家从小学就开始着手比拼了,家长没事儿就讨论哪个学区好,要在哪里买房子。
 
就是上了好学校也是要竞争的,可怜深圳虽为一线城市,无奈本地大学太少,升学难度上完全可以和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比肩。初中生考不上高中的一大把,大多都去读了技校,技校倒是密密麻麻的。 许多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再也顾不上什么素质教育,学校不补习,那就自己补吧。补习从小学就开始了,有的在孩子身上一年花费十多万元,还要全职主妇带着东奔西跑。
 
搞到最后,学生还是很累,家长跟着更累,压力一点没减轻,补习来补习去,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
 
学校把补习剥离出来了,搞得培训需求量太大,那些专门为了赚钱而开设的培训班,也不是掏钱就能上的,比如学而思,还需要学生考试择优录取。为什么要上学而思呢?因为学校课堂上讲的内容比较简单,而学而思的训练适合考试,参加竞赛成绩好,还可以直接升入好学校。
 
这就好像银行,这些年利率市场化,银行息差减小,存款减少,人们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银行想获得更高收益,可以通过信托计划、基金通道等方式,约定固定收益率。经过这些通道,原来银行不准投资的房地产等领域,通过委外包装也能投了。这些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信托成为一个爆发性增长的行业。
 
最近委外是个热点词汇,银监会打击委外,就是为了去杠杆,也是为了摸清资金去向,从而控制风险。
 
但从另一方面看,银行委外之所以存在就有其道理,假若银行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投入到高收益产品中,那么就没有这些资管什么事儿了。
 
这就好比,假若学校平时就安排很满,大张旗鼓举起应试教育的大旗,那么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校外辅导机构。
 
在笔者老家,最好的高中是市一中,学校现在也改革了,只有考试排名前300的学生可以参加晚上的补习,其他学生连补习的资格都没有。这是学校给自己减负,那些学习不怎么好的孩子其实是被放弃了。另外一个中学大搞应试教育,严抓纪律,逼着学生学习,反而受到家长欢迎,这些年名声日隆。
 
大多都是普通孩子家庭,素质教育再好,将来考不上大学,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都很难有大的前途。
 
银行委外和学生上辅导班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不管如何,人们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不变,如果原来的通道受到阻拦,人们愿意走点弯路,也要达到目标。
 
文章原载于证券时报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