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一般留学生在国外,总会有几次搬家的经历。一来生活漂泊,居无定所;二来经济条件改善,也会不断改善居住环境。但是我又是一个例外,七年来,一直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
德国的大学会提供给部分学生很便宜的宿舍,这一点和中国的大学很相似。
很不相似的是:德国的大学没有校园,所以,大学的宿舍也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住的地方就在一个中产阶层的社区内,周边都是一幢幢的小别墅和联排。德国的社区也好,大学也罢,都没有围墙圈起来,也没有一个保安站岗放哨。我的窗户推开,常常看到对面的别墅主人在花园里辛苦工作。
这样的布局很能节约社会资源。
第一个节约的就是安保的成本。我们现在的城市里有一支庞大的保安队伍。而德国,这个工作都压在警察叔叔的肩膀上了。
第二个节约的就是交通的成本。我们的围墙,往往拦不住翻墙而入的窃贼,却挡住了良民出入的便利通道。明明就是一墙之隔,我们不得不花费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绕道小区大门,上下班高峰,还会在小区大门形成人为的交通拥堵。
既然宿舍很便宜,申请的人就很多,往往会需要排队等待一段时间。怎么会要排队呢?因为供不应求。
这又是和国内大学很不相似的地方。国内的大学肩负着安排学生吃喝拉撒住十项全能,所以我们的宿舍是不需要你申请而自然而然安排给你的,甚至于我们还强迫学生住在校园里。这样一来,家长学生都形成了一个思路:你强迫我住在你这里,你就要负担起我的全部安全事务了,对不对?所以现在大学管理方很头痛,只要学生出了一点点事情,家长就会来学校里面“闹事儿”,但是,这不是你自找的吗?
德国人对待外国学生还是会有一些优惠措施。比如学生宿舍的分配中规定,一个学生宿舍中的外国人比例不能低于一个数值,比如20%。因为外国学生占整个学生的比例远低于这个数值,实际上外国学生能够申请到廉价学生宿舍的概率就高于了德国本国学生。我一开始仅仅把它作为照顾外国学生去理解,后来在学生宿舍住久了,就发现这样的国际化人员构成,很能培养大家的“和平共处”的“和谐”意识。
有一次,我们的宿舍里面搬进来几位阿拉伯同学,他们的习惯是在厕所间放一瓶水,据说他们如厕不用手纸,用水冲洗。因为这是公共厕所,别人就有意见了,因为厕所常常是湿的。我们不得不开会讨论这个事情。有人认为,大多数人不能接受这一点,阿拉伯同学应该考虑这是公厕,应该入乡随俗,改掉这个习惯;也有人认为,这是人家的长久的习惯,一朝一夕之间,那就那么容易改变?况且,这种要求是不是有点种族歧视呢?最后讨论来讨论去,没有一个结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厕所里面也不那么湿了,大家也对马桶边的那瓶水熟视无睹了。看来双方都做了一点让步和自我约束,毕竟,让别人讨论自己的民族习惯,对于阿拉伯兄弟来讲,也不是体面的事情。
还有一次,我的美国同学担任了宿舍的卫生委员。大家懂的,只有中国人才常常煎炒蒸煮,弄得满厨房油烟味道。而老外,尤其是美国人,其实并不常使用厨房。但他既然是卫生委员,就要负责公用厨房的卫生情况。于是几乎每个星期,他都要邀请几个人和他一起打扫卫生。说邀请,是因为他并无权利要求。我很乐意接受他的邀请,因为我知道这厨房的油烟一多半是我的缘故。出于对他的敬意,我们中国学生聚餐是也会邀请他们入席,尝一尝中国油烟的好处,所以,大家一来二去还成了好朋友。
所以,回国之后,我很不喜欢国内大学对待老外的态度。一方面我们希望让年轻人和外国朋友多交流,每次国外领导人出访,都说什么两国的友好关系要靠下一代来维系;另外一方面,留学生来中国,我们会人为的把他们和中国学生隔离开来,让他们入住专门的留学生楼,还要在楼下设一个保安,中国学生进去还要登记注册,搞的来像“探监”一样。这样又怎么能培养双方彼此理解和容忍的和谐关系呢?
(未完待续)
文章原载于贵阳日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