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家里面我是唯一一个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上海人,但是这个法律意义严格的身份一直不被我的老丈人承认:对他来讲,我们都是乡下人。只有他操着一口被严重浙化的上海话,才是真正上海身份的代表。老人家不上网,我们给他装了微信,也从来不看。对他来讲,我们这些乡下人怎么可能知道天下大事呢?怎么可能还有什么是乡下人知道而上海人不知道的商业知识呢?
最近,互联网终于触及他的生活。我用打车软件帮他叫好车,让他舒舒服服地坐车回家,而不是挤公交车回家了。“这个打车软件很便宜”我再三强调这一点,否则会被批评浪费钱财。老先生坐了几次,马上开始给我们讲故事,我知道这表明,他已经理解了互联网思维,并活学活用了。
“侬晓得伐(你知道吗)?原先(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意思)上海外滩那边还没有公交车,是外国人首先开始营运公交车的。”
“但是外国人开了公交车公司,却没有人愿意来乘,外国人就要亏本了。外国人啊!外国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亏本呢?”
“于是外国人开始想办法。办法很简单:每个乘车的人可以领两个馒头。馒头中国人是认得滴,也是喜欢滴,所以慢慢就有很多中国人去坐公交车。等坐过几次,就发现,这玩意儿比马车牛车快多了,也不颠簸。于是坐的人越来越多。”
“这时候,外国人开始减少发放馒头的数量了,两个减为一个,一个减为没有,到最后开始收起了车票钱。”
这是什么互联网思维啊?这些免费甚至于赔本赚吆喝的商业思维早在互联网出来几百年,就已经被中国人熟练运用了。——而且套上了外国人的外衣,我一向是这样理解老人家的故事的,这些故事完全不可考证,大部分是老人家自己的思想,无非穿了一个上海滩洋人的马甲而已。
这也说明:互联网依旧是一个“奇技淫巧”,不过是优化了一下信息传递的成本而已。而外表光鲜的外衣下,还是离不开老祖宗的商业文化积淀。任你再互联网,卖的假货终究不可能变成真。前不久11.11购物狂欢节后,浙江的羽绒协会抽查了淘宝网上的羽绒被大牌:什么爆款,什么物美价廉,全部都是假货。他们的报告显示:羽绒被合格率为零!我知道淘宝上有假货,所以我不震惊!淘宝上没有真货,才是让我震惊的!
从街边小店摇身一变成为互联网商家,似乎就是新技术新产业了。但是实际上,如果你不能诚信经营任你如何互联网思维,还是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淘宝家大业大,如果不能展示出他在杜绝假货上有什么高人一等的办法措施,甚至于还让卖假货卖的振振有词:我的假货质量比真货还好!五十元人民币你能买到真的瑞士名表吗?那么只能说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过,商业成功并不是大了就倒不掉的!
淘宝上买到假货,是因为互联网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却并不能解决质量识别问题。微信上流传的假消息,也是一样的逻辑。信息传递成本下降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为了消灭一个假消息的成本也在急剧上升。在不辨真假只要标题吸引人就转发传播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传播错误信息的角色,因为大众的识别能力并不可能比专业人士高。这是一个新事物吗?不是,它还是和以前的口口相传逻辑相同,只不过传播成本降低使得效应放大了成百上千倍。
原文发表于《证券时报》专栏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