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原载《证券时报》

专栏“庙堂江湖” 2016.6.27

=====================

有需要交流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微信号“VWL008"

还可以在新浪微博上直接互动。


英国人这几天应该很骄傲,因为他们再一次成为了世界的中心。这样的日子很久都没有过了。远在天边的不列颠公投能够如此广泛地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恐怕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二次。不过这次人家给我们送来的不是船坚炮利,而是一个叫公投的东西。


公投其实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两年前他们就公投过一次。不过那次公投是为了决定苏格兰能不能独立。苏格兰独立与否是人家家里面的事情,最终也没成功,所以对中国人,除了增加一点儿茶余饭后的谈资,没起什么特别的波澜。


但是这次不一样。


英国脱欧,会极大地影响到欧盟的存在与前途,汇率黄金股票等等金融市场,对此都极为敏感。伦敦金融地位的改变(中国还是不是需要把伦敦作为进入欧盟金融市场的桥头堡?),国际贸易关系的重新构建(比如有人就已经在猜测脱欧之后的英国会不会单独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都会给我们这些中国老百姓,至少中国的千万股民,带来极大的冲击。很多媒体认为这样的冲击不值一提。但是面对黄金一天跳涨8%,欧元暴跌5%,中国大妈全球买买买的策略又如何能够置身事外不受影响?


当然,对公投如果仅仅从金融投机角度看,就俗了。因为对中国人来讲,英国人脱欧和苏格兰脱英一样,都是事关民族国家命运的大事,从来没想过可以交给老百姓,一人一票来简单决定了事。这样的结果冲击了很多人对民主的理解,仿佛当年莫斯科的一声炮响,给北大青年带去的新主义一样。


网上流传一个数据说:64%的年轻人(平均年龄21岁)投票支持留欧,而58%的老年人(平均年龄73岁)投票支持脱欧。虽然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是平均年龄73岁的老年人还有几年可以负责?他们选了一个自己孩子们不喜欢的世界,让孩子们被迫接受,这是公平的吗?是民主的本意吗?这个和旧中国的父母包办婚姻有什么区别?这个和《孔雀东南飞》里面逼迫儿子和儿媳妇离婚的婆婆有何逻辑上的区别?



更不要说,还有数据表明:苏格兰人和伦敦人大多数都支持留欧。于是有人调侃:欧盟别哭,少了一个英国之后,会多苏格兰和大伦敦两个,净赚一个。由此看来,如果国家独立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因为短期利益纠纷而公投决策,那么世界地图不知道一年要出几版才能跟得上形势。


其实更一般化而言,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问题。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公共物品,出门坐的车叫“公共汽车”,汽车跑的路叫“公路”,坐车到的终点站叫“公园”。这些公共物品,都需要大家一起来建设。但是每个人的偏好是不一样的。如何集中大家的个人偏好,构成一个社会偏好,然后根据社会偏好来建设公共物品,就是一个现代社会必然面对的问题。


而一人一票的公投不过是实现这个个人偏好集中化的众多方法的其中之一罢了。很难说,这样的方法对所有的公共事务问题都是公平而合适的。因为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跨行业的知识储备越来越稀缺,对于复杂的不确定性事件,普通人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够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一人一票实际上是给予了不同决策能力的人以相同的决策权力,很显然是不公平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事后发现:高比例赞成脱欧的地区恰恰是那些和欧盟贸易关系密切的地区;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蓝领和白领的对决;甚至于有人展示了google数据说:公投之后英国人搜索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欧盟?


虽然卡梅伦很绅士地说要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更加倾向于认为:这个公投警醒人们,并不是任何课题都可以拿出来一人一票的。民主程序多种多样,并非公投一种,至少在一人一票的公投到一人全票的独裁之间,存在着无数种可能的选择。如何合理地分配决策权,应该是这次公投提出来的极好问题,可惜一时间还没有完美的答案。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