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直接交流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沈凌0德国波恩”
或者微信公共号(VWL008)庙堂江湖
原载《经济学家告诉你》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来的“宗主国——殖民地”国际政治体系崩溃,原来的殖民地地区纷纷独立。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所谓的发展问题。而实际上,“发展中国家”这个提法,也是因为这些原殖民地变成为独立的国家,需要发展自身经济,才得以命名。那么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境遇如何呢?从实际情况看,相当糟糕!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主要就是“亚非拉”这么几块,如果在把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亚洲细分为东亚,南亚,西亚之后,我们一看,五个主要地区,只有东亚算是真正的发展了!
这是一个相当让人沮丧的结果。看起来,“赶英超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说,摆脱了原来的殖民地宗主国的剥削和压迫,就会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了。很多非洲国家,独立之后的经济甚至于还不如以前殖民地时期,这是不是暗示着还是不独立来得好?
于是乎,探究东亚的成功经验,变成了一种发展中国家的使命。到底是哪些特质决定了东亚的成功?如果这些决定性的特质是东亚人所独有的,那么对不起,亚非拉其他地区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只好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寻找“符合自身情况的独特的发展道路”了!如果我们能够发现一些非“东亚特色”的决定因素,那么老天保佑,我们还能够告诉那些曾经的难兄难弟,如何才能够快一点走上发展赶超之路。所以,我们总结东亚成功经验的目的,不是要强调“东亚特色”,而是要寻找“非东亚特色”的力量。
从上一节的四架马车分析框架来看,东亚的成功显然不依赖于自然资源,西亚的石油国家倒是因油而富的典型,但是那个太“西亚特色”了,没有复制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没有兴趣去探讨。有兴趣去追问的是:为啥像东亚一样的没有什么家底的国家,其增长反而是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就像是一个班里的好学生,如果是因为他智商高而成绩好,我们不奇怪;如果出了一个像郭靖一样笨小子,成绩照样名列前茅,我们就有兴趣去研究了。
接下来的原因第一个被想到的是资本的积累。东亚人由于文化的原因,特别爱存钱。这个好像并不是因为穷。因为即使是富裕如日本,在同样的GDP水平的OCED国家中比较,日本人的储蓄率还是算最高的。更加不要提中国了,我们中国人赚钱好像就是为了晚上拿出来一张张数的——我们的消费率现在已经低于50%了!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东亚的成功就一定是存钱所致呢?这个需要有证据,不能自己想想就拍着脑袋说:“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了!”于是在2000年,杨(Young,美国大学教授)在世界顶级的经济学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说:果然,东亚人的成功来自于实物资本的积累。这个原因没有脱离索罗模型的预期,所以这个结果一公布,举世哗然。为啥?因为它说明了两点:第一,别的发展中国家,你们很有希望,只要省吃俭用多投资,经济的增长马上就会来到;第二,跑的太快的东亚兄弟,悠着点儿,根据索罗模型,依靠实物资本积累的增长维持不了多久,你们能够跑半个世纪已经差不多了,马上就会歇菜的!
但是这样的结论,维持了没几年,有一个肖长泰先生(又是一个美国教授)跑出来纠正了。首先他问:如果一个国家的几十年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实物资本的积累造成的,那么这些国家的国内应该积累了大量的实物资本!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什么东西多了,价格就会跌下来。现在如果资本多了,资本的价格自然而然就会跌下来。所以,我们想要看看杨的推论是不是正确,只要观察一下,这些东亚国家的资本价格有没有一个下降趋势就可以了!资本的价格是什么呢?利率!所以,他拿来东亚四小龙的半个多世纪的数据一看:只有韩国的利率是下跌的,其他的几个都不是那么一回事。以此反过来推理:东亚的成功,或许只有韩国比较多的依赖于实物资本的积累,别的几个应该都不是。
接下来的事情就多了,因为否定了一个可能性就意味着打开了好几个别的可能性。教育,被大家拿出来作为东亚成功的又一个原因。因为看看在美国生活的亚裔好了,是受教育年限最多的一个少数族裔,与此同时,其收入也是相对较高的。这和黑人,西班牙语族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拿美国的东亚人的成功来证明“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不靠谱的,因为大部分的东亚人生活在东亚,为啥一直以来都推崇“惟有读书高”的东亚人,并没有在早期就已经取得了发展,而一定在二战之后才能够得到发展呢?在美国成功的华人仅仅是因为读书读得多吗?同样读书多的在中国的华人为啥不能同样富裕呢?
看起来,除了教育——它给我们了创新和成功的必要条件,还有一个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这个社会的社会制度是不是激励了创新和成功?如果一个社会比较能够保护成功的果实,比如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代表企业家才能的利润,概而总之,一个社会能不能有效的保护产权(实物产权和知识产权),是引导这个社会中的个体把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出来的关键。从这一点来讲,东亚的成功取决于相对健全的法制和市场经济的导入。如果不遵守市场经济原则,政治权利随意介入市场,剥夺企业家的利润,侵犯创新者的知识产权,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增长!
其实看一下我们悠久的文明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全世界最早的公平选拔制度,它极大的鼓励了中国人读书的热情。但是那么多的读书人穷经皓首,只是在上下数千年之中换来了“四大发明”,中国人的人均生活水平,清朝末年和三国时期也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看看欧洲工业革命之后数百年,技术发明层出不穷,机械时代到电子时代,再到现在的电脑时代,何止四大发明?难道说,中国人很笨,几千年也想不出几个技术创新?难道中国人受教育的时间还不够多?都不是!
数千年来,我们受的教育,科举选拔的人才,都去干“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收入再分配工作”去了。我们把最聪明的人选拔出来去做官,然后这些聪明人就成天想着如何从笨蛋创造的财富中掠夺一部分归为己有。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有日新月异的技术创造呢?今天我们废除了科举,开创了公务员考试。看看数千比一的录取率,你会觉得成为一个处长比成为一个发明家容易吗?你会觉得我们的社会在吸引最优秀的人从事技术创新吗?
东亚的增长事实最后到底是一个经验还是一个教训,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改革勇气和改革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