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欢迎订阅我的免费公共微信号:VWL008“庙堂江湖”】

【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 陪你换个角度慢慢看世


【原载证券时报2015.02.04】


最近社会上对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比较热烈。这个情有可原,毕竟,谁不会老呢?一方面,我们担心现在的养老金基金有缺口,没有足够的钱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保障。另外一方面,我们又觉得我们的养老金缴费比例太高,已经阻碍了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没有经济增长,我们的未来也无从保障。似乎我们的制度设计因此进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

从世界范围看,养老金制度无非是两种:一种叫自收自支,另外一种叫现收现支。我们现在的制度就是这样两个原则的混合。我们个人养老账户遵循自收自支的原则,我们的社会统筹账户则是现收现支。 

中国养老缺的并非是钱

自收自支的意思就是政府强迫我们个人把收入的一部分(现在是个人交8%单位交20%,合计28%接近于收入的三分之一)存起来,等到我们老的时候在拿出来用。所以,这个过程实际上完全可以自己完成,并非一定要假政府之手,因为它的原则就是你自己存钱养老。现在政府强迫你每年交一定比例的收入存入养老金账户,然后等你老了,再拿出这个钱来给你发放养老金,那么就是一个变相的“强迫储蓄”而已。

那么问题就来了,存钱养老哪家强?政府还是我自己?我明明自己会存钱养老,为啥需要你这个政府来替我做主呢?可能的原因之一:政府比你聪明,能够获得你获得不了的理财高收益。但是我们现在看看,至少目前的中国政府并不能得到什么超额的高收益,因为我们的养老金根据规定是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的,收益率还跑不过通货膨胀。这么安全的保守投资,任何人都能做,何必需要假借政府之手?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政府担心我朝生暮死,今朝有酒今朝醉,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未来,等到老了往政府大门口一躺,政府还得替我操心。但是,政府不能假设全社会的大多数人都这样吧?如果只有少数人是这样的不顾及自己的生死,我们又何必让一个制度来制约全体群众呢?退一步讲,即便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自己存钱养老,政府是不是也应该少数服从多数,让我们选择大多数人最愿意的选择呢?

因为这两个原因都不那么靠谱,现代社会的大部分政府,都不那么按照自收自支的原则办社会养老。

第二种方案是现收现支,它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缴费,这个钱拿来养现在的老人;等到我们变老了之后,我们的退休金来自于那个时候的年轻人缴费。这个制度实际上就是“养儿防老”的社会化翻版。

这个制度首先不用担心没钱。既不会因为投资理财失败而无钱养老,也不会因为自己家儿孙不孝被扫地出门。从理论上看,只要这个社会还有年轻人,老人和年轻人之间总能达成一个协议来收费养老。而如果这个社会的经济不断增长,那么老人的生活水平还在不断提高,与时俱进。

但是,这样的社会化养老计划,最麻烦的地方就是没有办法保证一个让大多数人满意的公平分配方案。在我们都还能干活有收入的时候,我们的收入高低首先是由市场决定的,然后经过一定的政府税收补贴等再调节。所以,我们的养老金的多少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政府的现收现支计划不应该是我们养老的全部来源,它只是一个社会救助计划,保证一个养老的最低标准,而我们的老年生活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有所提高,有所改善,应该是我们自己对自己负责的。

所以,我觉得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存在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它试图让政府对我们的养老大包干!如果我们能够让政府仅仅专注于统筹账户的现收现支,为低于一定收入标准的穷老人提供一个社会化的养老金,那么我们的政府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而我们现阶段的年轻人也不必缴纳这么多的养老金。其次,政府和市场都可以提供一些养老基金供我们自由选择,作为我们自己存钱养老的投资渠道之一。这样,我们同样可以有养老的保障。说到底,我们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钱生钱的办法。

推荐阅读:【中国养老,缺的不一定是钱 

中国养老缺的并非是钱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