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灰常灰常灰常欢迎订阅我的私人微信公共号,

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

陪你换个角度慢慢看世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课题组,前不久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占47.7%,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占到总人数的85.9%。按照职称分析,正教授年平均收入14.36万,副教授10.33万,讲师8.3万。[1]

而网上有人说[2]美国大学教授协会2009年对大学教授薪水的调查显示,全美全职的大学教授一年9个月的平均薪水是108749美元,副教授平均薪水是76147美元,助理教授平均薪水为63827美元。

以副教授为例,美国的薪水是中国的4.57倍。有人说美国的薪水是9个月的,中国的薪水是12个月的。所以如果同口径比较的话,差距是6.1倍。不过在中国,灰色收入远比美国高。所以,实际上两国的教授收入差距应该小于名义收入差距。

那么这个五六倍左右的差距大不大呢?

从经济发展水平上讲,中国远远不如美国,这个是我们在进行中美比较的时候不得不牢记在心的。中国2013年的人均GDP6500美元,美国是差不多50000美元,后者是前者的7.7倍。这么说起来中国高校教师的收入差距还小于中国对美国的整体差距,换一句话讲,中国高校教师在中国的收入相对地位远高于美国教授在美国的收入相对地位,那么为什么我们反而有“在中国,教授的日子过得很没有尊严”的感觉呢?

现在很多青椒一到学校就觉得收入低的一个原因是学校周围的房价太高了。但是这些青椒在网上举的例子都是大城市的中心地段。复旦大学的就拿新江湾或者中内环打比方,清华北大的就说三环内或者五道口。可是美国的青椒都是在华尔街曼哈顿买房子的吗?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高校教师收入都不可能是全国最富裕的一部分,也不可能是消费最高的一部分人。而中国的问题在于高校都位于大中城市,周围的房价都是全国最高的部分。美国的高校也有在纽约的,但是美国2000多所大学,位于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的仅仅是很少一部分。世界上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城乡差距很小,大学往往位于中小城市,这在中国恰好倒了一个个。这样,才会让中国青椒的生活显得特别的辛酸。

这个对比背后显示出来的问题根源是中国公共资源的分布太不合理了,越大的城市越集中了各种公共资源,不仅仅是教育,还有医疗等。与其现在这样把大把的教育经费继续分配给位于大中城市的高校,最后投向已经很高价的楼市;还不如转移我们的公共教育经费,转而投给位于中小城市的二三线高校,帮助他们吸引新的优秀师资,从而一方面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另外一方面也加强国立高校之间的竞争,破除原来的垄断局面,提高高校的经费的投入产出比。

因为给超大城市中的青椒加工资,未必能加的了多少,而这点儿钱加给中小城市里面的青椒,或许就能解决大问题。那么如何给北上广的青椒降低生活成本呢?这里有一个惠而不费的办法:就是允许这些城市里面的青椒租房也能享受买房的社会福利。大家看看北上广的学区房,就知道了高房价里面包含的社会福利价值,而现在这种全民承担了成本的社会福利的好处,却被少数的房东占有了。如果允许学校招收青椒子女入学不看自有住房的房产证,而只需要租房证明即可,实际上就是给了青椒们一个大红包,而且还不需要政府自掏腰包。

最后,决定了教授的社会地位的,不仅仅是经济基础,更加重要的政治权利。现在网上爆炒的厦大事件,其中那位愤愤不平的女教授就不是因为收入太低了才责怪校长,而是对校长的官本位思想忍耐不下。而这样的事情在发达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我在德国念书,几乎每天都在食堂里面吃饭,食堂就是食堂,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去,我就常常遇到我的导师在那里吃饭。而教授也是轮流当系主任之类的行政职务,因为这种职务只有责任而没有特殊的权力,所以教授们都不希望做,而不是抢着做。

 

1   http://edu.qq.com/a/20140710/010380.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d68c10100g077.html



【挑三拣四】如今的媒体,鱼龙混杂,很希望大家能瞪大了眼睛,看清楚: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