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一阵子有一篇文章因为杜撰了一个贫困状元死了的故事,其微博被舆论判了死刑。不过,因为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始终存在,这个主题赖以生存的土壤依旧没有发生变化。这个微博被掐灭了,估摸着要不了多久,类似的微博又会冒出来。这样的写手能够月入十万,就是这样的社会土壤滋养出来的。
 
作为关注收入分配不均的经济学者,我知道这个话题的分量。那些毫无道德底线的写手愿意消费这个主题去月入十万,但是严肃的学者愿意考虑的,或许是如何才能减少这样的写手的产生几率。毕竟,中国过去的百年史,被这样的写手翻云覆雨耽误掉的时间和机会太多了。
 
从宏观上讲,收入分配不均是永恒的,分配平均才是暂时的。收入分配不均的来源很多,比如个人的天赋和努力程度,运气的好坏,都是客观存在而不能被人为消灭的。保持这样的收入分配不均,其实才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才有助于这个社会的和谐运行。我们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试图全面抹杀这样的不均的实验,结果是并没有成功消除这样的不均的同时,还丧失了社会进步的机会。其教训沉重地连回想都不敢回想。
 
很多人说:我们社会对不均等其实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对不公平的现象容不下。当然,这话是简单而又正确的。但问题在于:不均等是可度量的,不公平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有时候还是“今天的公婆说有理”不等于“明天的公婆也觉得有道理”的。所以,想要设计一个绝对公平的分配原则,让今天的公和婆都认同,还要让未来的公和婆也同意,基本等于天方夜谭,经济学家早就放弃了这样的努力。
 
有人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就远远超出了国际水平,收入分配不均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但是实际上,每个国家的民族特性不同,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容忍度也是不一样的。美国和北欧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其科技创新的速度也都很快,但是一个是发达国家中不均等程度最高的,一个是最低的。两个极端都可以达到相同的经济成果。说明社会制度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并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
 
从微观上看,既然社会不均等在我们存活期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那么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跨越阶层,向上升入一个层次,简单地说,能不能由穷变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即便经济增长,你的收入也随之增长,但是如果你的增长率没有高于平均水平,你的阶层仍旧是难以变动的。当下很多新媒体文章煽动这“阶层固化”这个词汇,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
 
如果要像那个无良写手一样编故事,这样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社会生活形形色色,你想编什么就有什么,既可以说一个贫困状元死了,也可以说一个穷人的孩子通过努力变富了,比如刘强东。不过作为学者,我更加关注的是故事的普遍性。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即便在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今天,我们再悲观,都不会认为我们不增长了。一个经济体的宏观增长率越高,这个经济体内的微观主体的成功概率也越高,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现象。比如前几年杭州诞生了一个阿里巴巴,这个公司的迅速增长造就了几百个千万富翁。这就是宏观增长和微观阶层变动之间的生动案例。所以,要说中国的阶层固化很严重,那么全世界真的没几个地方还有阶层不固化的了——凡事都要比较着看,对不?
 
其次,经济增长往往是有行业偏向的,不可能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平均增长。所以,对不同行业的人其实都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机会。我记得小时候是一个“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时代。我们巷子里首先富裕起来的是什么行业的人呢?出租车司机,酒店大厨,和菜市场里面的个体户,他们当时的工资远远高于公务员教师医生之类的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当时这样的收入分配不均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不少人也赞成“知识无用论”,这样的见识,是不是和今天买了房坐等升值的人的道理是类似的?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九十年代当主厨的工资,一年就可以在杭州买个小套房了。但二十来年过去了,他现在在杭州依旧是一个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平。回想当年的高工资行业中,有多少人能够抓住这一社会给予的机会,完成向上的阶层晋升,由穷变富呢?可能还不足百分之一。那样的可能途径只有两条:其一是你在自己的行业里面做的最好,主厨变成了美食家,直到今天你的工资还是很高的,毕竟行行出状元,这是人力资本的提高导致的阶级晋级;第二是你可以选择适当的投资理财工具,把高收入转化为高财富,这是物资资本的提高导致的阶级晋级。
 
我们这个社会不能总是“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当行业溢价从餐饮转向互联网的时候,酒店大厨相对于程序员的收入就下降了。如果作为一个普通的酒店大厨,在自己行业溢价高的时候,没有抓住机会,把高收入转化为高财富,那么当其收入相对下降的时候,他又会重新沦落到社会底层。这个时候哀叹的,究竟是“阶层固化”,还是自己没有能力迈过这个一直打开着的向上的大门?
 
文章原载于大公报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