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发表于《证券时报》专栏:2016.09.14

今年教师节,我们华东理工大学出了一个“重磅”好消息:说是学校计划拿出100万来“重奖”那些特别注重教学的好老师。吓得我浑身一哆嗦。

学校奖励教学优秀的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是因为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根本不在乎老师是不是认真教学。

现在学校量化考核指标,把教师收入等同于流水线上的计件制工资,采用了19世纪的“科学管理法”原则,所以教师的科研论文被赋予了极大的权重,因为它们是可以一篇篇计数的;而且影响因子这样的大数据产品也让论文质量有了一个量化指标,方便了不懂专业的处长们。而教学质量无从量化,如何让处长们来考核教授们呢?更何况,这样的考核还需要跨专业对比。既然无从考核,也就只能给一个最低值,比如一节课50元软妹子。于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倒像义务劳动,就好比我们去农村支教,完全是一个良心活,和报酬无关。经济学上讲的二手车市场被影印到了教学市场上,好质量的二手车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无法战胜低质量的二手车。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