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欧峰会下周就要开幕了。现在的中国和欧洲,似乎都处在一个相对困难的境地,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彼此需要。欧盟和中国现在彼此是对方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这其中,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重要伙伴。德国占到整个欧盟和中国经贸往来的三分之一。当然,在最近英国脱欧的背景下,以上数据将会修正。欧盟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会给中欧合作带来一丝寒意。那么中欧合作的前景如何?其基础又在哪里?


 

英国脱欧,让中欧合作多了一个价值观的共同基础

 

经济合作貌似可以和政治分歧共存。中欧合作似乎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例子。中国和欧洲在经济上互相需要,但是欧洲人一直认为: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和欧洲格格不入。但是这样的合作总是让人不放心。因为经济利益的纽带是脆弱的和短期的,只有政治上有共识,彼此之间才会是真正的朋友。那么最近的英国脱欧,对中欧合作,为什么会提供一个价值观的共同基础呢?

很显然,这次公投的举行,践行了欧洲人一直秉持的民主原则。把留欧与否这样的国家大事交给老百姓一人一票来决定,是中国的政治精英们不可想象的事情,至少在目前阶段。但在这次公投之后,实际上欧洲人也会不得不反思:理论上的民主原则是不是就可以如此简单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不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加以完善和修正?

建立欧盟的目的,就是试图用民主程序整合欧洲市场,在经济统一的前提下推动政治统一。而统一的经验,中国已经有了两千年。全世界范围而言,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一样有资格谈论“如何统一”。中国人的“大一统”价值观,可以说和欧洲人的“民主”价值观一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如果能够把“民主和统一”共同作为未来的合作基础,那么就会找到彼此的共同价值基础,也就可能把经济上的互相利用,推进到政治上的互相信任。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国脱欧未必是一个坏事。虽然未来的欧盟会因为英国脱欧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是在中欧合作上,反而会使得双方更加平等和互相需要。


 

中国消费转型升级,欧洲应该重视中国的中产阶级需求

不必掩饰,中国最近的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特别是年初,中国的政治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为未来一定时间内的经济走势定调。“L型”的刻画意味着:现在和未来,也许再也看不到过去9-10%的增长率了。如果能够保持6-7%的年均增长率再增长20年,就已经谢天谢地了。那么这样的中速增长,或者说增速放缓,是不是就意味着对中欧合作构成负面影响了呢?未必!

首先,中国的增速放缓是在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的现象,这对欧洲这样的合作者相当关键。如果你在中国大中城市的shopping-mall里面逛一逛,你就会发现,中国消费者对欧洲高质量商品的需求是在井喷式增长,而不是在放缓。为什么?因为只有到了这样的收入水平,才消费得起欧洲高质量的商品。在二十年前,中国的增长率是很高,1000美元增加到1100美元是10%的增长率,但是1100美元的收入水平买得起德国的汉斯格雅水龙头吗?现在7000美元的收入水平,即便才6%的增长率,增加的420美元收入可能90%是对高质量商品的需求,而MadeinGermany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高质量的代表。所以,尽管最近几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下降,但是中国从德国的进口在增加,201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突破1800亿美元,其中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占到了1000亿美元,增长率11.7%,顺差200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消费转型升级构成了对欧洲的第一个重大利好。也因此,欧洲应该制定政策,吸引中国中产阶级消费,从而在中欧合作中获得更加大的利益。那么中国的中产阶级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呢?

这并不是一个十分难以琢磨的问题。因为欧洲社会本身就是由中产阶级占主体地位的。只要看看欧洲中产阶级喜欢什么就可以揣度中国中产阶级的流行趋势了。德国人最喜欢度假,中国现在的旅游尤其是自助游也方兴未艾。全世界都在抢着欢迎中国游客,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和谐,远不如德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关系好,但是美国总统大笔一挥给了中国老百姓十年多次签证,日本政府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差那是人所共知,但现在也开放了五年多次签证,欧盟呢?固步自封,毫无进步。是欧盟完全不知道中国中产阶级很喜欢看看莱茵河边的古堡吗?还是欧盟不知道中国中产阶级喜欢巴黎的shopping-mall

除了旅游,中国中产阶级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因为现在中国教育体制落后,已经和经济增长不相匹配。所以中国中产阶级不惜代价把孩子送出国门,每年的小留学生递增速度超过30%。这本来是一个两国间重要的合作领域,但是现在却基本被欧盟忽视了。中国中产阶级送孩子出国,首选英美。美国英国很多大学里面,中国人人满为患。特别在美国,有人调侃道:一个中国教授(早先出国,已经变身华裔美籍教授)在给一群中国孩子(比如网上流传的芝加哥大学统计系学生名单,全是中国名字)用英语授课,结果美国政府拿走了五万美元一年。

教育合作,不仅仅是一个赚取学费的短期问题。人员交流所带动的文化交流,才是最好的商业合作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留学德国回国工作的中国学生会去买一量日本车。美国人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是什么?清华大学!在克林顿访华时诘问他的中国学生毕业后去的是美国,这样的文化魅力并不是哪一任美国总统造成的,而是像清华大学这样的教育文化交流项目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

很多人认为:语言是一个阻碍中国学生去欧洲大陆留学的重要原因。我不否认德语法语的难学。但是除非你认为中国人最聪明的10%也比欧洲最笨的人都笨,那么语言并不是阻碍交流的重要原因。因为即使最笨的德国人也会说德语,而能够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占整个学生比例远低于10%。这就好像是欧盟的高质量消费品一样,高价格并不能阻碍中国中产阶级对此趋之若鹜。而且去欧盟留学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学德语和法语,因为至少在大学里,英语的普及程度远超中国,欧盟教授基本都可以英语交流。

现在的问题是:中欧双方都不太注重留学生在未来双方经济政治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意识到经济技术的转让合作,最合适的担纲者是双方的留学生们。比如:德国双元高等教育体制保障了德国品质,而中国政府现在也意识到了:想要技术升级,首先需要升级技术工人,需要升级人力资本。德国大学,不仅仅在最新科技前沿有相对优势;在应用技术教育上,也独树一帜,值得成为中德合作的新亮点。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欧洲应该重视合作而不应该注重对抗

 

最近的欧盟和中国合作之间出现杂音,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地位。欧洲人试图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对抗,其目的不过是希望保护落后的产业。但是经济增长可以依赖于对落后产业的保护吗?

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需要升级换代。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升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将会是中国制造业的主流。这样的转型已经是中国政府和经济界的一种共识。所以克强总理再三说要“万众创新,全民创业”。但是经济转型自有其规律,在某几个行业出现跨越式的增长和超越是有可能的,但是整体的制造能力想一步登天太难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也是和亚洲四小龙这些新兴经济体向中国大陆的产业转移分不开的。正是他们把成熟技术转移到了中国大陆,才启动了中国的高速增长。

那么,回顾历史,看看那些前二十年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中国大陆的新兴经济体,是不是因为把产业技术转移给中国,就衰落到了落后贫困经济体了呢?没有!恰恰相反,虽然他们都有国内的反抗声音,但是整体而言这些地区现在都加入了世界发达经济体的行列,没有哪一个掉队。这说明:把本国成熟技术成熟产业转移到更具成本优势的地方去生产,并不会直接导致这些地区增长停滞,相反,他们只要也只有依旧保持创造力,才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经济体的行列。

同理,欧洲人想要保持住目前的优越生活水准,也不可能永远靠一项成熟技术,而需要依靠不断地创新。最近默克尔总理提出工业4.0,中国很多政府官员跃跃欲试,想和德国开展这方面的合作。我倒是不敢苟同!因为欧洲人既不可能把真正高精尖的技术(4.0对德国来讲都是一个计划,怎么可能是已经成熟的技术?)转让给中国,中国人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消化和吸收这样的技术。对中国而言,德国工业4.0的机会在于:在德国向更高一级制造业技术攀登的过程中,可以也应该把淘汰下来的成熟技术转让给中国这样的有能力承接的制造业大国,从而完成世界生产产业链的重组,这样才是最现实的选择。也是中欧合作的美好前景。

中欧合作是双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于是,有人会问:欧盟对中国的技术转让,会不会养虎成患?

据说在德国,中国高铁常常被拿出来作为养虎为患论的经典案例。因为现在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高调出击,让一部分德国人非常酸溜溜:这不是我的菜吗?怎么被中国人端走了呢?要我说,恰恰相反,这个高铁案例和以前的大众汽车案例,都可以看作是中欧制造业合作的双赢案例。为什么这么讲?

首先,高铁技术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高铁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商业运行几十年,技术也不是单独掌握在一家公司手里面。实际上,十年前中国刚刚提出高铁建设计划的时候,西门子并没有在第一轮投标就有主动转让技术的想法,结果就被别的公司抢走了订单。这说明:即便西门子坚持不转让其技术,中国高铁也不会因此就建不成了。今天的世界高铁市场上,西门子也未必就能够战胜中国中车了。所以说:这是部分德国人臆想出来的失落。你本来就得不到,现在哪里来的失去呢?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推理。如果中国高铁是在抢本来属于德国的市场,那么应该看一看究竟德国高铁在中国高铁之前,抢占了世界哪一个国家的市场?是印尼?泰国?还是马来西亚?都没有。日本作为另外一个高铁技术拥有者,在中国高铁出击之前,也只有一个海外市场:台湾。但这是一个相当失败的案例。台湾高铁亏损累累,欲罢不能!

所以,与其说是德国转让技术让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还不如说是德国成熟技术加上了中国的制造能力唤醒了(或者说满足了)本来沉睡的市场需求。这不仅是双赢,甚至是三赢的结局,因为买到高铁的消费国也是赢家之一。也许部分德国人并不否认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局,只是觉得德国人在这个博弈中得利不多。

那么我们或许应该讨论另外一个部分中国人认为中国人吃亏的案例:汽车业。德国大众是最早和中国技术合作的世界级汽车生产商。德国大众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一直排名第一,在中国市场上获得的利润占了它全球范围总利润的一半以上。最近美国人抓住了大众的小辫子,说要罚得它倾家荡产。我们中国消费者调侃说:德国人太傻了,有肥得流油的中国市场在,何必去开拓美国市场?为了5%的销量,搭上了整个公司的命运,值得吗?被美国人抓住的小辫子在中国根本没人在乎!那么是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德国人在汽车业的技术合作中占了大便宜,中国人吃亏了呢?我觉得,也许德国人的确占了大便宜,但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人就吃亏了。没有德国人的成熟技术,也许中国人到现在还造不出桑塔纳,又怎么可能有买下沃尔沃的吉利汽车呢?

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易是双赢的,但是具体在某一个案例中谁赢多谁赢少,可能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但是这不能改变整体的双赢格局。国家交往主要是看整体是否有利,然后为具体的商业合作划定基本的制度框架,而具体赚钱多少,则是厂商的行为,和政府无关。


 

话题:



0

推荐

沈凌

沈凌

34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穷游海内外,经济大小事。 《大公报》《证券时报》《德国之声》专栏作者 著作:《复盘》《宏观经济看得懂》 联系微信:VWL007

文章